為解決保險后期服務標準不一致問題,昨日上午,保監會發布《保險小額理賠服務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選定與消費者關系最為密切的車險與個人醫療保險作為小額理賠突破口,并劃定納入小額理賠賠付金額上限。
《指引》表示,保險小額理賠是指消費者索賠金額較小、事實清晰、責任明確的機動車輛保險和個人醫療保險理賠。其中車險索賠金額在5000元以下,個人醫療保險索賠金額在3000元以下。
“將車險與個人醫療保險作為小額理賠的突破口是由于上述兩險種占比高。數據顯示,車險索賠金額在5000元以下的賠案數量占比超過84%;醫療保險方面,根據國壽、平安、泰康等重要市場主體的數據,索賠金額在3000元以下的賠案數量占比超過78%。”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此同時,由于車險和醫療保險金額小、案情簡單,對行業來說風險相對可控。
具體而言,目前,紙質單證和材料流轉繁瑣是影響理賠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的瓶頸,消費者常常需要為提交紙質理賠申請書及相關索賠資料多次跑腿。為此,保監會要求險企單證電子化,減少紙質單證。而針對當前索賠單證繁雜、消費者填寫提交不便的情況,監管則要求保險公司實現索賠單證“多合一”,最大限度減少索賠單證數量。
(編輯:馬麗麗)